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在线教学我们真的在线了吗对在线教学内涵的再

来源:医师在线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20年春,为应对新冠疫情危机,在教育部的统筹领导下,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依托在线教学进行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创造性教育实践,无论是“仓促上马”的在线教学新手教

2020年春,为应对新冠疫情危机,在教育部的统筹领导下,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依托在线教学进行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创造性教育实践,无论是“仓促上马”的在线教学新手教师还是已有在线教学体验或经验的教师,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都历经了在线教学的“酸甜苦辣”;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教育研究者乃至家长,都在高度关注在线教学的实效与质量。[1][2]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线教学的全面开展已然从疫情之下的应急之举转变成为促进我们重新审思教育教学路径、过程、效果与质量等诸多事项的新契机。由此,我们更需要准确把握在线教学的本质内涵以进一步保障与提升在线教学的质量,并切实发挥在线教学促进现代教育教学深度变革与发展方面的功用。

对于在线教学相关研究工作,在笔者看来,要理解“在线教学”的内涵应该抓住“在线”的四条“线”,才能确保我们的“在线教学”真的“在线”。[3-5]其一,要寻找在线教学之来路——知晓在线教学的发展历史线,没有必要将“在线教学”神秘化,如果回归远程教育的本质来看在线教学,我们会发现在线教学其实早就存在,这有助于我们理智、持续地关注在线教学的未来发展。其二,不要忽视在线教学的支撑线——在线教学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离不开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这提醒我们要关注对在线教学技术与平台的适当选择。其三,要瞄准在线教学之生命线——在线教学指向实现多维联通深层互动,体现了人们对优质教育教学的期望,也有益于我们深度挖掘在线教学促进教育教学变革与发展的价值。其四,找到影响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线——跟传统课堂教学情境下一样,教师仍然对在线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对在线教学的系统设计与有效实施是保障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在笔者看来,这四条“线”正是“在线”之本质,也蕴涵了在线教学之内涵。

一、知晓历史线:“在线教学”并非神秘的新生事物

今天我们所谈的“在线”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我们首先有可以互联的网络,其中的“在线”是英文单词“online”的直译。早期在国外虽然不谈“online”,多用“web-based education” 来表示基于互联网络的教育教学,但其本质也是因为互联网络将计算机、人与信息等连成网络可以支持知识的传播。在线教学早期主要通过静态的网络课程来实现,教师将学习资源以静态网页方式发布,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通过论坛、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也许事实上师生互动不是那么频繁,但是因为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也可以被认为是在线教学)。今天的“在线教学”平台更多元、工具更丰富,但联网的本质并未发生变化。

如果再往前追溯,今天的“在线教学”可以追寻到“远程教育”。“远程”就意味着师生在物理空间上是相对分离的,信息技术的介入则可以让师生跨越时空进行联通与交流。早期的信息技术常常是广播电视技术,因此当时的远程教育常常是基于广播电视的,比如我国现在的国家开放大学早期被称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它与各省市的广播电视大学通过提供远程教育,为我们在快速扩大教育规模实现大规模扫盲、促进中国在职教育发展、提升在职人员的工作技能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寻找历史线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更冷静地看待在线教学的发展,更是为了促进在线教学的深度发展。虽然在线教学可以追溯到早期的“webbased education” 静态网页式教学或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的远程教育,但我们也需要看到今天的在线教学样态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线教学活动方面有了很多新发展,例如网络教学平台常常有签到、问卷发放、作业布置、在线通知、在线抢答、在线测试等多种功用,而这些新功能到底如何有效发挥作用也是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并持续实践探索的。

二、认识支撑线:“在线教学”发展得到技术的助推

只有当有机会接入网络时,人们才有可能查询、接入、分享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只有可以越来越便捷地、低成本地接入网络时,人们才有可能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参与在线学习,因此在线教学的迅猛发展实际上很大程度是受到了互联网络及相关技术、平台与工具发展的推动作用所致。

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在线教学”的发展。虽然互联网络最先并非为教育教学而产生,但是一旦互联网络进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人们很快关注到互联网络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只是联网速度提升问题,还包括了移动网络技术发展、越来越多能够便捷获取与使用的网络平台的发展、使用网络的成本不断降低、智能化网络工具的不断普及等多方面因素。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网络工具的智能性与便捷性不断提升,使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实现社会性互动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容易,这有助于提升人们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学习的意愿,也为在线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互联网络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范围更广、维度更多的交流互动,还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开放的、更具个性的、更具交互性与智能化的教学新平台。我国近些年在线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互联网络接入度的不断提升。在线教学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也说明在推进在线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特别关注技术平台的科学选择与合理利用。

文章来源:《医师在线》 网址: http://www.yszxzz.cn/qikandaodu/2021/0419/1450.html



上一篇: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校线上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
下一篇:感染科规培医师带教中微信应用的探讨

医师在线投稿 | 医师在线编辑部| 医师在线版面费 | 医师在线论文发表 | 医师在线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医师在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