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小说二题

来源:医师在线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叮当担 初次走过直街的人,往往认为这个名字半对半错。 直街确实很直,尤其是在这个充斥着弯弯曲曲街巷的小镇上。但是,它最宽处也不到一丈,而且只有小半间店面——与主街交

叮当担

初次走过直街的人,往往认为这个名字半对半错。

直街确实很直,尤其是在这个充斥着弯弯曲曲街巷的小镇上。但是,它最宽处也不到一丈,而且只有小半间店面——与主街交界处的代销店,大半的店面朝向主街。这,怎能称得上街呢?

但它就叫直街,地名志上就这么白纸黑字写着。直街上年纪最大的韩老四说,民国初年,直街上有绸缎铺、铁匠铺、南货店,杂七杂八十来家店铺,繁华着呢。可韩老四是直街乃至小镇上最出名的老糊涂,国民革命军北伐路过小镇时,他就颇有些年纪了,几十年过去,他还能记得清多少当年的状况?

不管是对是错,不管当年是否繁华,直街就叫直街。就一个名字,何必为此烦恼?直街上的住户从不为此费心。

直街上的几十户住户,一半是农民,将近一半是手工业者,少数几户是教师、医生。白天,装着青菜的独轮车,拉着水桶的平车,哗哗作响的自行车,纷纷从直街的青石板和水泥板上碾过,向主街而去,或者去往田畈。晚上,炊烟散尽之后,只要天晴,就是直街一天中最活泼的时候,各家的男人女人围着闲扯,各家的小孩追逐嬉戏。

直街上很少有外人逗留,从来没有外人在这里长住,直到老黄的到来。

老黄是初春来的,挑着叮当担,从老家义乌来。叮当担,是小镇人们对义乌货郎担的叫法,其主营业务和标志性的声音就是“鸡毛换糖”。老黄到直街,是想找个落脚点。镇上有几家小旅店,还有一幢三层楼的旅馆,但自找一间民房长住,不仅合算,还方便堆放货物。

老黄从东头问到西头,又从西头问到中段,才在直街上找到落脚点。不是直街人排外,而是直街上几乎每家每户都不宽敞,唯一宽敞的方医师家,却不在乎每月几块钱的租金。蒋大头见老黄满头大汗四处询问,便叫家人一起动手,好歹腾出了一间房。租金多少外人无从知晓,总之应该比住最便宜的小旅店还合算许多。老黄以此为据点,天天挑着担子,摇着拨浪鼓,去附近的村庄“鸡毛换糖”,除了暴雨天气。

转眼已是盛夏。

直街住户晚上的聚会开始得晚了些,结束得更晚,大夏天的,早了也睡不着。

东头街口老冯的代销店,往往是最大的聚会场地,这里风大,又临着主街,过往人多,消息灵通。八点没到,快退休的李老师就牵着孙子,摇着蒲扇来了。

“李老师,这么早啊?”老冯把一张竹椅拖出来摆到店门外风大处,招呼李老师坐下。

直街惯例,称呼成年男人,各有不同。农业户口的,都叫名字,或者连名带姓一块叫,也有叫绰号的;手工业者和经商的,一般称姓,视年龄称呼小某老某;公家人,就叫李老师、方医师之类。

李老师笑呵呵地坐下,把孙子拉在怀里摇着蒲扇赶蚊子,“早点吃完,早点洗澡,一身轻松哦!”

老冯非常尊重李老师,不但因为李老师家是他店里的常客,更因为每年写招牌、门联都是李老师帮忙。老冯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也能读上师范,像李老师一样,生活无忧,邻里聊天都是中心人物。直街人从来都尊重通文墨的人,哪个不懂事的小孩漏出句“臭老九”,肯定会被大人教训的。

端着矮凳,扛着椅子,聊天的人陆陆续续来了。这几天,老冯发觉,来他这儿聊天的人渐渐少了。他暗中观察,发现原因在于中段蒋大头门前乘凉聊天的人渐渐多了。

来的人都坐定了,老冯发起话题。以前跟美国佬打得七死八活的,现在怎么就建交了呢?老冯不明白,其他人当然也不明白,除了李老师。李老师就从基辛格、尼克松什么的说起,大伙伸长了脖子听。

李老师滔滔不绝,老冯听得渐渐有点乏味,远远不如以前听三国水浒那么有趣。李老师能说武松原本打不过西门庆,能说关公的青龙偃月刀远远不止八十一斤,可他只能从报纸上广播里了解基辛格、尼克松,不敢添油加醋说基辛格豹头环眼喝断当阳桥什么的,不乏味才怪。老冯暗暗打了个哈欠,把目光转向直街中段。蒋大头门前人更多了,不时传来笑声。老冯想,这群人的中心,八成是挑叮当担的老黄。

老冯没猜错,中段那群人的中心正是老黄。笑声很响,清晰地传到东头,惹得李老师也回头望了几眼。

老黄原本不太爱说话,只是偶尔在门口坐坐,难得说上几句。但是,就那么几句,便让听者大感兴趣,觉得有味道。于是,老黄也不好扫人家兴,就多说些,渐渐成了人群的中心。和直街人比起来,老黄走南闯北,进村入户,到过的地方太多,听到的碰到的稀奇事太多,很多事情连书上都找不到。跟李老师相比,老黄谈天偶尔会穿插点带颜色的话题,不直露,不过头,但这点小小的不文明,往往让听者备感精神。所以蒋大头家门前,渐渐门庭若市,只要有老黄在场。

文章来源:《医师在线》 网址: http://www.yszxzz.cn/qikandaodu/2020/1119/952.html



上一篇:学者·战士·医师——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三重
下一篇:你恨你的亲人吗

医师在线投稿 | 医师在线编辑部| 医师在线版面费 | 医师在线论文发表 | 医师在线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医师在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